成为拥有核心技术的半导体元器件供应商和解决方案商
电话咨询(微信同号): +86 18926567115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中国电科成功实现第三代半导体SiC外延设备首次大规模批量发货

作者: 浮思特科技2025-02-12 14:43:30

  近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宣布,其下属的第48研究所成功完成了第三代半导体SIC(碳化硅)外延设备的首次大规模批量发货,共计30台套。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标志着中国在第三代半导体核心设备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成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事件。

  SiC外延设备是制造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的核心设备之一,主要用于碳化硅材料的外延生长工艺。与传统的第一代(硅)和第二代(砷化镓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相比,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其出色的性能,正在迅速成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研发热点。

  碳化硅材料具有高击穿电场、高热导率、高载流子饱和速率等独特优势,使其在高温、高压、高频等极端环境下表现优异。而SiC外延设备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碳化硅材料的质量和制造效率。这些特性不仅令其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5G通信基站的高频放大器中发挥关键作用,更广泛适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以及可再生能源领域,成为全球技术竞争的焦点。

SiC半导体

  此次48所实现的30台套SiC外延设备的批量发货,是我国在第三代半导体设备研发及产业化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长期以来,第三代半导体设备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少数国际领先企业手中,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然而,随着近年来国家在半导体行业的持续投入和政策支持,国产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化进程显著加快。

  中国电科48所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此次SiC外延设备的成功交付,不仅验证了其从研发到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实力,也表明我国在第三代半导体装备领域已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

  据悉,这批次设备的稳定性能、工艺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了下游用户的高度认可。这不仅为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国内外市场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低碳化转型趋势的加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市场需求持续攀升。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球碳化硅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百亿美元,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新能源汽车、5G通信设备和工业电源等领域的快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领域是碳化硅材料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其在电动汽车的充电桩、逆变器及电控系统中具有关键作用。相比传统硅基材料,碳化硅功率器件能显著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和续航里程,同时降低系统体积和散热需求。

  在5G通信方面,碳化硅器件能够支持更高频率、更高功率的应用需求,满足5G基站对信号传输和放大效率的严格要求。此外,航空航天与新能源产业对高性能功率器件的需求,也为SiC材料创造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电科此次的突破,不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在第三代半导体技术上的产业化进程,还将强化我国在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和国产化布局,中国企业有望在全球SiC产业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中国电科48所此次大规模批量发货,不仅是技术成果的展示,更是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创新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未来,随着更多国产SiC外延设备的投入使用,中国有望在碳化硅材料及器件的研发、制造和应用领域占据更大主动权。

  浮思特科技专注功率器件领域,为客户提供IGBTIPM模块等功率器件以及MCU和触控芯片,是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和解决方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