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知识专栏电压传感器作为现代电子系统的"感知神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监控、工业自动化、新能源等领域。本文将系统解析其工作原理,并揭示不同技术路线的核心差异。

一、电压传感器的三大工作原理
1. 电阻分压式原理(低成本方案)
通过精密电阻网络实现电压比例衰减,典型结构包含:
高压臂电阻(R1)
低压臂电阻(R2)
信号调理电路
公式表达:Vout = Vin × R2/(R1+R2)
优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局限:仅适用于低频直流场景,存在温漂风险
2. 霍尔效应原理(隔离检测方案)
利用霍尔元件实现电-磁-电转换:
被测电压通过线圈产生磁场
霍尔元件输出与磁场强度成比例的电压
通过闭环补偿提升精度(精度可达±0.5%)
技术特点:
2000V以上电气隔离
支持交直流混合测量
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3. 罗氏线圈原理(高频动态测量)
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空心环形线圈包裹被测导体
输出电压信号与电流变化率成正比
通过积分电路还原真实波形
突出优势:
100kHz以上高频响应
无磁饱和现象
适用于雷电冲击监测等特殊场景
二、关键性能参数解析

三、行业应用场景及选型建议
1. 新能源发电系统
光伏逆变器直流侧检测:推荐霍尔闭环传感器(LEM LV25-P)
风电变流器:需满足-40℃~85℃宽温工作
2. 工业自动化
变频器母线电压监测:优先选择带RS485输出的数字传感器
重点防范现场电磁干扰问题
3. 智能电网
配网自动化终端:要求0.2级精度
需通过IEC 61000-4电磁兼容认证
四、技术发展趋势
集成化设计:将信号调理、ADC、通信模块集成在单芯片
智能诊断:实时监测传感器健康状态(如TE Connectivity的K系列)
无线传输:LoRa/NB-IoT技术在电网监测中的应用
宽禁带材料:SiC基传感器提升高温稳定性
选购建议:
工业环境首选IP67防护等级
新能源领域关注VDE认证
医疗设备需符合IEC 60601标准
通过本文的系统解析,读者不仅能掌握电压传感器的核心原理,还能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最优方案。随着物联网与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压传感器正朝着高精度、智能化方向持续演进。
浮思特科技专注功率器件领域,为客户提供IGBT、IPM模块等功率器件以及MCU和触控芯片,是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和解决方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