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拥有核心技术的半导体元器件供应商和解决方案商
电话咨询(微信同号): +86 18926567115

新闻资讯

知识专栏

电源芯片散热终极指南:告别过热焦虑,提升系统可靠性

作者: 浮思特科技2025-06-17 15:50:04

电源芯片是现代电子设备的动力心脏,但高温却是这颗“心脏”的致命威胁。你是否也曾在产品开发中遭遇电源芯片异常发热、性能下降甚至意外关机的困扰?散热不佳不仅影响效率,更会缩短芯片寿命,埋下设备故障隐患。如何有效为电源芯片降温?本文将为你系统解析实用高效的散热优化方案。

一、PCB设计优化:从源头降低热阻

PCB设计是散热的第一道防线,巧妙布局可显著降低热阻:

大功率路径加宽加厚: 对输入、输出及开关电流路径的铜箔进行加宽、加厚处理,降低走线电阻,减少传导损耗发热。

充分利用铺铜区域: 在电源芯片底部及周围区域进行大面积接地铺铜(GND Pour)。优先使用顶层和底层铺铜,并通过密集的导热过孔阵列(Thermal Vias Array) 连接各层铜箔,形成立体散热通道,快速将热量导出芯片下方区域。

散热焊盘(Exposed Thermal Pad)最大化利用: 若芯片底部带有散热焊盘,务必在PCB对应位置设计与之匹配的裸露焊盘(Exposed Pad),并同样通过密集导热过孔连接至内部接地层或底层散热铜箔,确保芯片产生的热量能高效传递到PCB整体。

关键元件布局: 将输入/输出滤波电容、续流二极管等发热元件放置在芯片周围但避免过度集中,保证良好气流通道。

电源芯片

二、散热器应用:强力外援,加速散热

当PCB自身散热能力不足时,散热器成为关键外援:

散热器选型: 根据芯片封装(TO-220, D²PAK, QFN等)及功耗大小,选择合适的散热器(铝挤、铜基、热管或均温板)。确保散热器底座与芯片封装表面尺寸匹配,优先选择鳍片密度适中且方向利于气流通过的型号。

界面材料至关重要: 在芯片封装顶部与散热器底座之间务必涂抹高性能导热硅脂或使用导热垫片。这是填补微观空隙、大幅降低接触热阻的关键步骤!选择导热系数(通常>3 W/m·K)合适的材料。

可靠固定: 使用螺钉、弹簧夹等确保散热器与芯片表面紧密、均匀、稳固地贴合,维持持续良好的热接触。

三、系统级散热与环境管理:构建有利散热环境

器件和散热器优化之外,系统环境也至关重要:

强制风冷: 在空间允许且噪音可接受的情况下,在电源模块或整机内部添加散热风扇,对准电源芯片和散热器位置进行强制吹风或抽风,显著提升对流散热效率。优化风道设计,避免气流短路。

远离热源: PCB布局时,尽可能让电源芯片远离CPU、GPU、功率电阻等其他主要热源,防止热量叠加。

优化外壳设计: 设备外壳设计散热孔(进风口与出风口位置合理,形成对流),或在外壳内侧对应电源芯片位置设计金属导热支架,将内部热量传导至外壳散发。

散热是系统工程,组合拳效果更佳

电源芯片的高效散热绝非依赖单一手段,而是PCB优化设计、散热器应用与系统级环境管理三者结合的系统工程。从源头降低热阻(PCB设计),到高效导出热量(散热器),再到创造有利的散热环境(系统风道/外壳),每一步都不可或缺。理解这些核心原则并灵活运用,你将能显著提升电源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让设备运行更稳定、寿命更长久!

浮思特科技深耕功率器件领域,为客户提供IGBTIPM模块等功率器件以及单片机(MCU)、触摸芯片,是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和解决方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