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拥有核心技术的半导体元器件供应商和解决方案商
电话咨询(微信同号): +86 18926567115

新闻资讯

知识专栏

人工智能在半导体制造中的核心应用与行业影响

作者: 浮思特科技2025-10-24 14:23:59

半导体是几乎所有现代技术的基础,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及人工智能加速器等领域。然而,这些创新的背后,是全球最为复杂且资本密集的制造流程之一。建设一座先进的晶圆厂需投入数十亿美元,而纳米级别的单一缺陷就可能导致整片晶圆报废。

在这种背景下,良率(即每片晶圆上可用芯片的百分比)即使出现微小提升,也能转化为巨大的财务收益和战略优势。如何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已成为该行业内所有企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人工智能(AI)正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变革性工具。通过预测良率结果、检测微观缺陷以及优化工艺参数,人工智能已逐渐成为行业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助力。麦肯锡公司的报告(图 1)显示,半导体制造领域具备巨大的成本节约潜力。

ai半导体

图1

半导体制造面临的挑战

半导体制造包含数百个步骤,涵盖光刻、沉积、蚀刻、掺杂、清洗、切割、键合、焊接、封装等环节。每个步骤都涉及数千个可控变量,例如温度、压力和化学物质浓度。如此庞大的变量规模,使得工艺控制成为工程师监控和采取相应措施的重大挑战。

该行业的主要瓶颈包括以下几点:

良率损失:即便是最先进的晶圆厂,在先进制程节点下,良率损失也可能达到 20%-30%。单个颗粒杂质或轻微的校准偏差,都可能导致大规模产品失效。

工艺波动性:数千个参数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得传统基于规则的方法难以准确预测良率。

检测局限性:随着芯片尺寸缩小至 5 纳米以下,人工检测和传统阈值检测法往往无法捕捉到纳米级缺陷。

成本攀升:每片报废的晶圆都意味着直接的经济损失。在先进制程节点中,报废晶圆的成本极高,进一步加剧了对生产效率的压力。重大事故造成的损失会更高,对公司利润率将构成沉重打击。

历史上,半导体行业主要依靠统计过程控制和工程专业知识来缓解这些问题。但随着器件尺寸不断缩小、结构日益复杂,传统方法已逐渐达到极限。即便配备了复杂的自动化系统,仍需要更多人力和手动操作。而人工智能的出现,正为工程师提供了有力的辅助支持。

人工智能在半导体制造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用于良率预测

机器学习模型可通过分析晶圆厂的历史数据,在生产早期阶段预测良率结果的可能性。通过对关键尺寸、蚀刻速率、掺杂分布等参数训练回归模型或深度学习模型,晶圆厂能在晶圆测试阶段之前,提前识别出良率可能偏低的晶圆。

这种能力支持晶圆厂采取主动干预措施,例如调整工艺设置、返工晶圆或暂停批次生产,从而节省时间和成本。在笔者参与的一个项目中,人工智能算法被应用于处理数据集,其预测晶圆良率的准确性显著高于人工阈值法。初步结果表明,将人工智能融入良率预测,能让晶圆厂更有把握地制定决策,并减少晶圆报废量。

人工智能用于缺陷检测

纳米级缺陷可能由颗粒污染、光刻对准偏差或材料不均匀等因素导致。传统检测方法依赖预设规则和人工判断,难以跟上如今超高分辨率晶圆图像的检测需求。

深度学习技术,尤其是卷积神经网络(CNNs)和基于 Transformer 的视觉模型,能够自动对缺陷进行分类,且准确性和一致性远高于传统方法。这些系统直接从带标签的缺陷图像中学习,无需大量手动重新编程,就能适应新的缺陷类型。最终实现更快、更可靠的缺陷检测,这对保障先进晶圆厂的良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人工智能用于工艺优化

除了预测和检测,人工智能还能主动优化半导体制造参数。目前,业界正探索采用强化学习和贝叶斯优化方法,对晶圆厂的生产条件进行实时动态调整。

以沉积工艺为例,该过程需要精确平衡温度、气体流量和时间。人工智能模型无需通过反复试验手动调整参数,而是能根据过往结果和实时数据流,推荐最优工艺设置。这不仅能提高良率,还能降低能耗和设备损耗,助力实现更可持续的制造方式。

案例实例与行业趋势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 AG)是半导体制造中成功整合人工智能的典型案例之一。该公司推行的人工智能应用计划,已为缺陷分类、预测性维护、良率预测、工艺优化、电路设计等多个领域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奠定了基础。这些方法已为公司节省了大量成本,并帮助工程师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晶圆厂对人工智能的采用仍处于早期阶段。许多晶圆厂因担忧数据保密性、模型可解释性以及与现有 legacy 系统的兼容性,对引入人工智能持谨慎态度。但行业发展方向已十分明确:人工智能将在未来的半导体工厂中扮演核心角色(图 2)。

在笔者看来,基于人工智能的良率预测是近期最具潜力的应用方向之一。通过将半导体工艺开发的领域专业知识与最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相结合,工程师能构建出不仅能预测良率结果,还能提供可操作见解的模型,明确哪些工艺步骤对波动性影响最大。这些信息能帮助晶圆厂针对性地实施改进措施,而非进行宽泛、低效的调整。

国家与全球重要性

人工智能在半导体制造中的应用不仅是一项技术创新,更关乎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性。由于半导体对人们生活中的各类应用都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国家正致力于提升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尤其是在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各国对半导体行业领导权的争夺日益激烈,而该行业将成为决定全球领导力的关键领域。

人工智能将成为这场全球领导力竞争中的关键助力,因为它不仅能增强半导体供应链的韧性,还能帮助企业在当前不稳定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实现成本竞争力。简而言之,人工智能不仅是工程师的辅助工具,更是推动国家战略实施的催化剂。

结论

随着器件尺寸不断缩小、成本持续上升,半导体制造在良率、缺陷检测和工艺控制方面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而人工智能提供了强有力的解决方案,从良率预测到工艺参数优化,有望重塑整个行业格局。

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晶圆厂中的人类专业知识,相反,它将通过提供预测性见解和自动化优化工具,为工程师提供支持。半导体专业知识与人工智能创新的结合,是实现制造效率突破的关键。

展望未来,最具影响力的进步可能来自行业协作:半导体专业人士在行业内共享人工智能模型、开放数据集和最佳实践。

Hugging Face 等平台以及行业联盟,有望加速这种知识与资源的交流。

将人工智能融入半导体制造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战略必需品。那些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的企业,不仅能实现更高的良率和盈利能力,还将为提升全球半导体行业领导力做出贡献。